找到相关内容513篇,用时2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健民上师谈十法界

    眼光来看,心与物事实依然存在,只是,心、物二者,已依佛教观点以性空禅定加调和、升华以及净化了。  七、罗汉界中亦有非物非心境界。罗汉想要削除他们自我,而与他们环境,求得调和。但因他们刻意遣...浮在水面,而石头则直沉海底一般。一味企图求得物质解决,说来不免遗憾是,许多美国青年还没有发现不二观点,如今却以物狂,来所求自由和解放。但历史和当前危机已经多次证明:任何政党,宗派或流派,都无法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2053040.html
  • 在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暨“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”学术研讨会上讲话

    所以,宗教研究亦应同时辅以身心实践。以佛教观点来说,解行相应、心法相应、法法相应,才是研究宗教最好方法与最佳途径。  当然,我们更需要一批又一批高僧大德、有识之士深入经藏、博通古今、会通中西、...共同探讨“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”这一主题,深感荣幸。首先,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,并以我个人名义,对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,对中国宗教学会邀请表示衷心感谢,同时向参加研讨会...

    学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561444.html
  • 科学发展观与佛教研究

    佛教研究,仅仅在“道理”层面做文章,是很难把握精髓。所以,宗教研究亦应同时辅以身心实践。以佛教观点来说,解行相应、心法相应、法法相应,才是研究宗教最好方法与最佳途径。  当然,我们更需要...科学发展观与佛教研究  学 诚  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,要求“坚持以人为本,树立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发展观,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”,并强调要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、统筹区域发展、统筹经济...

    学 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1861628.html
  • 佛教唯识学观点看世间感情

    佛教唯识学观点看世间感情  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间,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生存,所以都无法逃避感情问题。从广义说,感情即是人与人之间关系,如同中国儒家讲“五伦”,所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之间关系,亦涵盖了世间感情。而大多数人更关注是,一个平常人家夫妻之间感情。凡此种种实际生命现象,如果从佛教观点来看,可以把它分析为三个元素——惑、业、果。  感情内涵是非常复杂,它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365101.html
  • DNA与轮回转世关系猜想

    不知道此世之后下世我们还会是什么。由于不知道,所以不承认。此乃原因之一。原因之二是科学研究没有证明人和其他生命是可以轮回,所以不承认。于是我们便给佛教观点戴上一顶“封建迷信”(其实“封建”牙口...人DNA与轮回转世关系猜想  【作者:无名斋主】  我在大学教室讲授佛教过程,也是一个蜕变过程。一开始按着以往口径,对佛教进行批判。批判内容大抵有三:一是佛教讲“万法唯心所造”,我们认为这...

    无名斋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4867475.html
  • 《坐忘论》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

    观察和思维预定对象,得出佛教观点、智慧或功德。可见,“止观”即是禅定和智慧并称。佛教这一禅定止观法门强调就是静虑生慧。天台宗的智顗大师是禅定止观法门集大成者,他创立“止观并重,定慧双修”...《坐忘论》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  包其锐  通过对司马承祯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来看,司马承祯受到佛教思想之影响是可以肯定。而通过对《坐忘论》思想考察,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禅定止观...

    包其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30070151.html
  • 愿炯法师:八正道普世积极作用

    ,社会环境亦同此理。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爱讲“因果”,其实只说到了一半,佛教不仅讲因果,而且是关联到因、缘、果、报这四大环节一并讲说。人类及人类生存环境,用佛教观点来看,就是...减少阴暗,是佛教徒两千年来一直着力重心所在。佛教称“世间苦”,但佛法修行实践者又肩负着净化世间、建设人间净土这一神圣使命。为了实践这一使命,我们应首先强化佛教有关业力、依报、正报理论研究和阐述。 ...

    愿 炯 ( 澳门佛教总会副会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3373269.html
  • 仏教——平和の実现に向けて

    ”,转而于外界寻找“苦”根源。从佛教观点来看,这正是本末倒置。所取这样一种姿态,使得人们对于“如何面对衰老以及如何面对死亡”问题理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 二、科学技术与人类危机 始于十九...智慧 始自佛祖释迦牟尼佛教,其实是在不断地深化这样一种“智慧”——亦即,包括自然与物质在内所有存在,都与我们人类认识与意志紧密相关。《大智度论》被誉为印度佛教缜密经典。在《大智度论》中将“...

    持田贯宣

    |仏教——平和の実现に向け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4273895.html
  • 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

    共同来探讨一下,佛教禅修跟我们心理健康有着什么关系?因为身体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心理健康,在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之前,让我们首先了解身心健康是指那一方面呢?   以佛教观点来说,身心健康包括了...;以佛教观点来看,吃素可算是保持身心健康最佳方法了。   禅就是一种智慧   有些人会问,禅究竟是什么东西?禅是什么?   禅是一种智慧、也是别有意境生活艺术、更是待人接物一种圆融...

    达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278320.html
  • 佛教意义上世界和平实现

    之所以存在,其根源在于我们心,因为各种各样痛苦皆由心生。   可是,在现在,世上诸多人,似乎舍弃了对于其自身进行内省之“智慧”,转而于外界寻找“苦”根源。从佛教观点来看,这正是本末倒置。...  佛教意义上世界和平实现   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会长   日莲宗本山 藻原寺贯首   持田日勇   一、世界和平与“苦”之根源   现在,全世界人们都在呼唤和平。地球上...

    持田日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1378322.html